光华月报

服务实体走深走实 平安期货聚焦期货“稳定器”功能

  中新网上海新闻12月30日电(记者 缪璐)经过30余年发展,国内期货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2023年,郑商所、大商所、上期所和中金所在全球交易所期货期权成交量排名均位列前三十。近年来,期货市场在多重扰动的考验下稳定发展,2024年10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通知,部署了8方面17项重点举措,首次明确行业发展分阶段目标。随着期货自营与保证金融资业务的允许放开,期货行业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的工具和手段将更丰富。

  长期以来,平安期货聚焦期货“稳定器”功能,作为连接市场和终端实体的桥梁,进一步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立足点,依托,匹配多群体、多层次的服务需求,帮助企业和交易者合理地运用期货管理风险,成为金融行业联结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贡献不可或缺的金融力量。

  期现结合,服务现代化经济

  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产业客户已经成为期货市场交易的“天然需求方”,整个行业也都在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护航实体经济发展。年初,五大期货交易所集体宣布降费,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各大交易所上线越来越丰富的商品市场交易工具,加上组合保证金的推广、做市商管理规则的完善,平安期货作为经纪商能够提供的服务也更加多元完善,根据不同企业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持续帮助产业客户制定完善的套保方案,不断强化行业的“功能性”定位。

  今年以来,受到地缘政治、宏观经济、供应链巨变等因素影响的铜价波动剧烈,铜产业链企业对铜价的风险管理的需求日益迫切,涉铜相关企业利用铜期货期权管理价格风险亦成常态。

  为更好的服务好企业及产业上下游客户,平安期货联合国内铜箔生产龙头上市企业,举行多场次的线下论坛,帮助铜箔生产、电铜贸易商及电池制造等企业捋清楚了宏观经济对铜价走势的影响和铜产业链的基本情况、期权的基础知识及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大宗商品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工具使用等,并按照企业参与套期保值阶段的不同,按“初入型”、“进阶型”、“成熟型”划分,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助力企业提升在价格分析、交易策略、期现联动管理等各个环节上的效率,推动铜产业链企业发展质量提升、效率变革、动力升级。

  与此同时,期货市场作为现代市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普惠民生的道路上也有着不可或缺的责任和义务。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从各地实际和农民需求出发,抓住普及普惠的事,干一件、成一件”,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持续丰富农产品品种体系,提高农业期货期权品种供给,将服务中小微企业、践行普惠金融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一环,助力乡村振兴、粮食安全和农业强国建设。

  截至2024年9月30日,期货公司与贫困县签署结对帮扶协议数量达2562份,涉及帮扶资金达35.1亿元,其中平安期货联合平安财产保险和太平洋财产保险各地区分支机构累计开展项目数11个,保费规模917万,承保货值近2.5亿元。项目主要集中在上期所的橡胶和大商所的生猪、玉米及豆粕品种上,为广东、广西、湖南、陕西、海南等地区的养殖户、胶农提供项目服务。“保险+期货”项目正在逐步形成项目市场化运作的长效机制,切实提升农户收益保障效果,巩固脱贫攻坚战成效。

  平安期货也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持续加大中小微企业、“三农” 领域服务力度,让期货价格发现与风险管理的功能得到更好发挥,拓展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服务实体走深走实。

  提升水平,锚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期货行业信息化转型,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将继续影响大宗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成交量、交易活跃度、拥挤程度,多样的套保需求等都挑战着期货公司各条业务线。同时强监管的态势延续,也进一步压实期货经营机构的“看门人”责任,要求期货公司有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能力。

  平安期货多年来保持稳健经营、稳步增长,服务涵盖公募、私募、券商、险资、银行和理财子等客群,致力于解决客户在综合金融领域尤其是期货领域的需求,帮助中长期资金在现货市场更好地发挥“稳定器”作用,进一步促进科技与资本融合,坚持在发展中化解风险,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平安期货自主研发的汇研系统,一方面发挥平安期货在金融领域的优势,整合国内外市场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又能和实体经济的微观信息联系,互为补充,实现多维度评估市场变化。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光华月报网是由光华通讯社集团主办的大型新闻资讯网站,观察世界风云,解读南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