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4月1日电(记者 姜煜)为深入剖析我国各区域消费金融市场情况、探索消费金融业务下一步发展路径,金融数字化发展联盟与银联数据近日在上海联合发布《区域消费金融市场研究报告》。
报告基于桌面研究与在线调研、访谈等情况,从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七大区域的视角出发,对消费金融用户的消费态度、信用卡使用和需求情况、借贷产品使用和需求情况、区域消费金融服务感知评价等做出分析,深度解析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差异化特征,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区域经济分化显著
报告显示,华东、华北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领先,上海、北京等六省市人均消费支出居全国前列。2024年华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最快,部分省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呈现分化,河北、甘肃等地不良率下降,而黑龙江、湖南则有所上升。
信用卡消费呈现区域特色
全国用户月均信用卡消费8.8笔、金额4173元,华北、华南使用频率与金额双高。西北和华北地区分别有51.3%、50.4%的用户认为高额度会提升信用卡的使用意愿,该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区域。开卡礼品呈现"实物+分期卡券"为主流模式,华北、华东地区创新形式更为丰富。值得注意的是,刚性年费卡用户获得的权益价值达年费1.6倍,显示高端市场价值空间。
用户行为凸显市场痛点
调研发现,66%信用卡用户同时使用互联网信贷产品,39%用户曾遇资金周转压力。选择标准呈现两极分化:互联网金融以“低息灵活”受青睐,银行则凭借机构信誉获客。西南、华北等地用户对利率承受力较强,37%的用户曾接到过中介电话。区域满意度差异明显,东北、西南评分达8.4分,西北、华北则低于均值。
报告建议,金融机构需针对区域特征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差异化定价能力,并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精准服务。目前报告全文可通过“金融数字化发展网”微信公众号获取,为行业布局区域市场提供决策依据。(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